跳到主要內容

重溫舊日回憶,再訪屏東老字號人氣餐廳:半畝園




華燈初上,跟著二姑一家來到屏東的老字號餐廳半畝園用餐。餐廳早就不在記憶中的地點,來用餐的客人卻和當年一樣川流不息。電話訂位困難,多得現場候位,所幸翻桌率極高,沒一會兒工夫也就等到座位。

半畝園從前開在勝利路的眷村附近,走路就能到。每次到屏東探望爺爺,總會上半畝園吃飯。物換星移,歲月如梭,距離上一回在半畝園吃飯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那時眷村還沒拆除。如今眷村沒了,餐廳經過兩次遷徙到了現在的位置,這裡我還是第一次來,近鄉情怯,不知食物是否仍是舊日記憶裡的味道。




從前來半畝園吃飯的時候,我還是孩子,點菜這種事輪不到我,頂多問問我要不要喝小米粥,吃不吃餡餅,反正什麼菜上了桌,挟起來吃便是。

即便如此,印象中他的小菜沒有這麼多品項,看到那長之又長的小菜櫃,我可真是開了眼界!足足四十來道不重複的菜式,著實嘆為觀止,有選擇困難症者,恐怕要癱坐在地。

看到那些熟悉與不熟悉的小菜,我們跟失心瘋似地猛拿,不一會兒就擺滿了一大桌。


品項很多,挑些特色菜式介紹。豇豆炒肉末,這是我姑姑小時候的便當菜,因為味道重,能配飯。以前不是很敢吃,覺得太酸,現在吃著倒覺得剛好,挺開胃。


萵筍,爽脆可口,惟太過滑溜,得出動湯匙。講到萵筍,其實拿起來的時候,我內心浮現的菜名是"菜心",還被哥哥教訓了一頓,說我連食材是什麼都不清楚。後來上網一查,原來在台灣這邊多用菜心稱之,中國則習慣用萵筍。


魚香茄子,這可真的是我懷念的味道。各位可能會說:魚香茄子不是到哪兒都吃得到?但是對我來說,要吃到真正對味的並不容易。


涼拌海蜇皮,這從以前就是半畝園的招牌,好吃依舊。


據說是半畝園的人氣小菜,乾魷魚發好以後沾所附的醬汁食用。看上去好似台菜的這道料理,沾上疑似五味醬的醬汁送進口中,馬上理解這仍是外省口味。這醬汁調味的主角是薑泥,味道也和五味醬截然不同,真的是好久好久沒吃到過的滋味。


燻魚,從前這道也是每次都會點,但吃著吃著,好像有哪裡不太對,這調味未免有點太甜。然後留意其他菜色,感覺鹹度都降低了,然後多了些甜味,經過十幾年的歲月,在口味上,還是做了些許調整。




礙於食量,想點但無法再點的遺珠之憾,分別是滷牛腱、牛肚,和醉雞。我對醉雞的第一印象就是來自於半畝園,但小時候其實不太敢吃這道帶酒味的料理,只是大人們都會點來吃。


這餐榮登美味之冠的,就是蔥油餅。這餅烙得好啊! 香酥味美,不過份油膩,吃起來欲罷不能,忍不住追加一份,仍舊一掃而空。

除了食物,餐廳的服務人員也很到位。同行有小朋友,不小心弄掉了筷子,我們都還沒開口,服務人員已經主動送上新的一副。後來我還留意到同一位服務人員,很用心地幫鄰桌客人拍合照,指揮調整人員位置,務求完美。這份服務精神,讓人對半畝園的評價又高了一些。

臨走前看到在櫃檯坐鎮的女士很面善,二姑說是老闆娘的女兒,我依稀想起,從前在櫃檯收錢並招呼客人的,就是老闆娘,如今已經換成她的女兒坐在檯前。

最早,半畝園不過就是開在防空洞旁邊店面不大的小吃店,如今這個規模,不知是當初的幾倍。生意興隆的背後,是店家苦心經營的付出,長期維持食物在一定的水平,才能讓客人持續回流,甚至讓十幾年沒走進來過的舊客,吃得心滿意足地離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鵝川]潮汕兼川味,菜色誘惑人心

近日對潮汕菜興趣極濃,幸得友人邀約,方能一嘗潮汕滷水的真味。 進門一閱菜單,已是失了心神,真是道道誘人,可惜食量有限,只能留待下回分解。 本次的主角正是潮汕滷鵝,此為四拼,滷鵝、豬腳、牛筋、小卷,旁邊附的是潮汕滷水特有的蒜蓉醋。潮汕滷水各地口味有所不同,有的偏鹹、有的走清淡,鵝川的滷水極為入味,不沾蒜蓉醋就很好吃。 滷鵝肉韌有勁,皮的部分則滑嫩豐腴,美極! 豬腳滷得軟硬適中,滋鮮味美。牛筋和小卷則偏硬。 涼菜選擇燒椒黃金皮蛋,比起0101湘菜,辣度溫和許多。 成都冒菜(就是大家熟悉的麻辣燙),三份起點,選擇的是鴨血、牛百頁、嫩牛肉。嫩牛肉可不是薄薄肉片,是能吃出口感的厚度。一入口,先聞其香,後面勁頭才上來,是一道展現多層次風味的佳餚。 蒸菜選擇剁椒臭豆腐,這豆腐一上桌便知道好, 選用的臭豆腐正是家母以前用來料理的種類,儘管料理的手法不同,臭豆腐的品質已經決定一半成敗。 店家的調味是我沒有吃過的滋味,不會很辣,推薦大家試試。 追加的粉蒸排骨。粉蒸排骨、粉蒸肉,是我自幼喜愛的一道料理,但說正格的,外面賣的粉蒸排骨,少有真正好味道的。據說: 中國各地料理粉蒸排骨的方式各異,四川/或是潮汕一帶如何製作,我還真是沒有概念。 鵝川的粉蒸排骨,下面墊的是地瓜,極甜。 排骨口感濕潤,調味則是自成一格。 甜品選擇的是手作紅糖糍粑,說到糍粑,小時候不知聽奶奶講過多少回,卻始終不知道是什麼味道。 原來糍粑就是用熟糯米下去搗,製成的一種糕點。講到此,可能有人會說: 那不就是麻糬嗎? 就我們吃的這份糍粑, 可以感受到米的顆粒感,這是和麻糬的不同處。 其實這家店的招牌乃是老罈子酸菜魚,唯份量實在太大,點完這個,其他菜大概也不用點了! 說來不誇張,還真的是每個桌上都有一盤。 酸菜魚我是真的沒吃過,倒是在高雄家附近的海產店吃過酸菜魚肚,那是用高麗菜乾下去炒的,跟這個像是火鍋的做法不太相同。 基於種種理由,鵝川,我們下次再約。

新店巷弄中的驚喜 -- Le Mei Studio

 當Fine Dining幾乎和昂貴畫上等號 你是否還會被高貴不貴說服? Le Mei Studio用職人在每一個細節上的用心說服了我 Fine Dining真的可以高貴不貴 無需去追求那些頂級食材 一樣可以享受一頓精緻佳餚 其實知道Le Mei Studio已經好幾年 大抵是不太信任這樣的餐廳開在新店一個小巷內 和略高的單價(以一頓飯來說) 我始終沒上門光顧 日前又看到有人推薦的文章 心想選日不如撞日 約了知心好友 在準備返鄉過年的前一晚 體驗了美好的一餐 開場的麵包就以它的美味勾引了我 沾上橄欖油和巴薩米克醋一起吃 忍不住追加一片 美麗得如同一幅畫的南瓜濃湯 滋味真是不同凡響! 除了澆上的蒔蘿醬汁 湯裡融入了非常棒的某種香料 喝上一口 心靈都被滋養 溫沙拉又把食感推向另外一個高峰 豐富多元的食材每一項都是另外料理後再組合 由最上層的清淡,直自最下層的濃郁 有酥脆、也有柔軟 不斷變化的口感與味覺 組成一道美味的變奏曲 吃完這一品,對廚師本身的用心肅然起敬 主菜更是超越我們的期待 經常吃的馬頭魚竟變身為如此時尚的外觀上桌! 廚師選擇大尾馬頭魚切塊 特意保留魚鱗,採用日式料理技法「立鱗」來處理 將鱗片炸得酥脆 鮮嫩的魚肉和香酥的魚鱗形成特殊的味覺體驗 再搭配精心烹調的蘆筍(先用直火烘烤過再進烤箱) 綿密的薯泥 鹹香的秀珍菇 淡雅的調味 賞心悅目之餘 也滿足了口腹之欲 任何一個套餐 若是沒有畫龍點睛的甜品 將會留下遺憾 Le Mei Studio的餐後甜點卻成為最大亮點 食客念念不忘到想再來一份 優格冰淇淋上澆檸檬葉提煉的油 佐以土芭樂削成的薄片和芭樂醬汁 最下層還墊有玫瑰奶油芝士 那優格冰淇淋一入口就能品嘗到一種濃郁的香氣 忍不住問了主廚香氣從何而來 原來秘訣是最後刨些泰國 馬蜂橙的皮上去 這道甜品美味至極 冰淇淋入口的香氣 土芭樂帶來的口感 醬汁的味覺變化 和略帶鹹香的玫瑰奶油芝士 層層驚喜 真正替這頓美味佳餚寫下完美的句點 餐後飲料是盛在可愛小玻璃壺裡的冰釀蘋果茶(B&G) 即使是泡一個茶包 製作者也是很用心 最後還招待一人半顆可麗露 外皮酥脆,內裡柔軟 再度加分 這樣高質感的餐點花不到一張小朋友 我只能說過度超值 真的很擔心店家撐不撐得下去 最後聽廚師和客人閒談開店的甘苦 主要還是很難找人手 感謝廚師的堅持 讓我們不必付出高昂的價格就能享受到如此...

[偽出國] 重溫土耳其記憶, MADO-Taiwan,土耳其甜點直送

  時光苒荏, 土耳其之旅 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許是印象太過深刻,那趟旅行的點點滴滴,宛如昨日。 幾年前去東京的時候,吃得一道土耳其當地著名甜點Bakalva,那美味始終難忘! 無意中發現台灣開了家土耳其直送的甜點專賣店MADO,按捺不住心中雀躍,前往一探究竟。 二話不說紅茶先點,實在想念! 不知是不是有調整過,這茶......喝起來不夠粗(大笑)。猶記得第一次喝到土耳其當地的紅茶,簡直無法入口,又苦又澀。後來才知曉秘訣,得用熱開水調和,再添加糖或檸檬,這才堪堪入口。 紅茶對當地人是不可或缺的飲品,一天不知要喝上多少杯。那趟旅行十幾天,每到一站就是喝紅茶,接連下來,居然喝上癮了! 回到台灣會想,應該,就是一種和旅行連結在一起的記憶吧! MADO去年就在南港軟體園區開幕,和我經常走動的中信園區有一路之隔,又在大樓內部,難怪我從未發現。 店內採光很好,依窗而坐,視野開闊。 是不是令人食指大動? 這就是我的目標: Bakalva,但是要點餐的時候,店員表示已經售罄,因為疫情影響,下次從土耳其進口恐怕要三四個月之後(哭哭) 事已至此,只好退而求其次,來試試朋友推薦的Kunafah,據說是土耳其版本的兩面黃。 點完餐後,左等右等始終沒上來。忍不住問了店員,原來這道甜品得要細細煎上30分鐘才行。 隨甜品附上土耳其冰淇淋,偏硬的口感,由山羊奶製作。 鏘鏘! 真的煎得很美! 意外地不太甜,不知是否調整過口味。我把糖漿全都淋上去了,吃起來仍不會過甜。 比較起來,我還是偏愛Bakalva。 店內還有販售數款土耳其進口的軟糖、果醬、開心果。當天現做麵包,土耳其Simit,全素,乳酪麵包蛋奶素,還有其他口味,但已賣完。 本來還想來杯酸奶,但已經吃不下, 期待三四個月後,Bakalva上架,再來拜訪。